词律小论

  词者,古之歌词。虽然古词的乐谱失佚已久,但其词却经千年流行至今。­

  词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律,与当代歌词所不同的是,古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即词牌,每个词牌都有限定的格律,其句数、句式、声律都有严格的规则。当代歌词则只有韵律的要求,而无格律要求。­

  对于古诗词,余更偏好于古词。诗太过于古板,一句一联都要求工整对仗,这种情形尤以近体诗为最。古诗大体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种形式。古体诗的形式相对要简单一些,只要求押韵即可,对字数、句式和音律都没有过多的要求。近体诗则对格律的要求相对苛严,每句诗的字数和平仄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定,颔联与颈联要求对仗,韵脚也不能随意转换。相比较之下,古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无论是读是吟都有一种不对称的美感。­

  词牌即曲调的名称,随着词与乐的逐渐脱离,词牌便成了字句、格律的一种格式名称了。词的格律变化要比诗复杂的多,近体诗的格律只有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四种基本格式,且每一句的平仄变化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而变化,只要熟记这种变化则很容易得出下一句的格律形式。词则有千余种格律形式,即便是常用的词律亦有上百种之多,每一个词牌便是一种格式,没有固定的规律,因此要想知道某一词牌的格律,最好的方法便是翻阅词谱。­

  词的押韵亦比近体诗要复杂许多,有的词调押平声韵,有的则要押仄声韵,有的既要押平声韵又要押仄声韵,有的则要求平、仄韵交替变化,每个词调都有其相对应的押韵限定。­

  所谓平仄声,是按汉语的声调划分的一种韵调。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上、去、入三个声调为仄声,平声则为平声。随着语言的发展,入声逐渐从四声之中消失,随之平声分为了上平声和下平声,即现代普通话中阴平声和阳平声,古汉语中的入声则归入了其他三个声调之中。在某些方言之中依然保留了入声的发音,如余所在之城市,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至今仍保留有与唐朝时相对接近的发音。­

  韵律最常用的是产生于宋代末期的《平水韵》,共分106韵部,但由于千余年来语音的变化,使得韵书中的音韵已经变的不太适宜现代的发音。如《平水韵》第一部“冬”与第二部“东”,二者发音在现代读来,理应属于同一韵部,而在古代却不属同韵。有的字在现代读来押韵,在《韵》中却不属同韵。所以现代人作古诗词大多用的是更为接近现代汉语发音的《中华新韵》,这也更能体现出词韵的回环美感。­

  古词以平仄相间的原理调配每句中各个字的声调,从而使得词或读、或吟、或歌、或唱皆有一种抑扬顿挫的乐感。词的格律大多是根据曲调填上适当的词句而来,也有自身通晓音律而自度曲,如周邦彦、姜夔等名家,均有先谱曲而后根据填词本身所依据的格律而填词作句,从而产生了新的词牌。­

  凡填词则要依据曲调格律而作,即每个字的平仄、每句词的字数、句尾的押韵方式都依照既定的词谱填写。如《减字木兰花》的格律为:­

  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换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换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换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即可平可仄,“平”即平声,“仄”即仄声,“(韵)”即此句要求押韵。一首词中的韵脚一般要求一韵到底,即只能押同一韵部。每句的字数亦不能随意增减。如果按照一定的格律规则增减掉一定的字数,如《减字木兰花》即为前后两片的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调而来。相对应的词牌的“变调”也是根据韵律规则更改而来。­

  词的篇幅长短不一,最短的全篇只有16字,最长的有240字。所以根据词的篇幅又可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领,90字为中调,以上为长调。有的词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为上、下两段,称为双调,有的分为三段或四段,称为三叠和四叠。词的句式也是整齐和参差不一,最短的仅一字句,最长为十一字句,故而古词又称为长短句。­

  “自元迄明,益以不振,至于国朝,而纳兰侍卫以天赋之才,崛起于方兴之族……”王国维所言纳兰侍卫即清朝的纳兰容若,其词悲凉顽艳,意境之高,直追南唐后主。千载词坛,余独爱后主与纳兰。早年也曾仿得几曲,但早已都丢失不记了。近年偶得闲暇之时,琢磨得《虞美人》、《浪淘沙》、《忆秦娥》等十余首,但大都涉及往事,故不适端得此处。­

  往昔有人与争论词是否还要依照因有的格律,并抬出了胡适来证明,词只需按其格格律要求的字数并押韵即可,不必照搬古人的平仄换韵等八股格式。我回复说,且不说胡适所处的时代本就有他的局限性,既然今人作词以古词牌为调,那就必然要词牌格律来填写,如果不依格律,那最好就不要冠之以古词牌名了,大可随便取个其他名称,何必要依附古律?­

  格律正是古诗词的精要所在,词的格律不但使得词在歌唱时婉转悦耳,即便是吟诵朗读也是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音韵,也使得古词在乐谱失传之后,依然能流传至今。现代歌曲,听起来虽也是优美动听,但将其歌词独自摘录吟读出来,却总觉得有些拗口。可以预知在其乐谱流失后的数十年,其歌词本身是否还会有人记得?语言的声调本来便具有韵调,如果语言声调能与乐曲实现相对完美的结合,那必然能使得乐曲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这大概也是有的歌典本身并不动听,但经过重新填词以后可以超越其原本歌曲的原因吧。­

  在认为诗词格律可有可无的人当中,隐藏在他们胸中的是对韵律的无知和对遣词造句方面的无能,词汇的严重匮乏使得他们无法在浩渺的汉字当中寻得一两个近义或者是同义而平仄完全相反的字词来适应格律的要求。­

评论
热度(1)
© 张小疯|Powered by LOFTER